aed+cpr
學習

彰基CPR+AED訓練心得

為什麼會參加 CPR+AED 教育訓練課程

因為之前去學了長照課程,我的同學就跟我說,要成為居服員,除了 CPR 和 AED 之外,還有像是老人失智照護等相關課程都要通過,拿到證書後才能接個案。所以我開始上網查有哪些課程。

後來發現如果是民間單位開的課,通常要收幾百塊,而像是彰化基督教醫院(簡稱彰基)或衛生所這種政府或大型機構辦的,往往是免費的,課程也更完整,報名人數也比較多。於是我就報名了彰基的 CPR + AED 課程。

不過在審核的時候我有點擔心,因為彰基通常會優先錄取醫療或長照相關背景的人,而我現在算是待業,所以不知道會不會被刷掉。有趣的是,第一封信寄來的時候顯示「未錄取」,但後來又收到一封「錄取通知」。我也不確定是不是他們誤按,還是系統操作問題,但總之就順利報上了,課前的信件會附上地點、詳細資訊和講義。

上課當天

這是我第一次到彰基上課。因為那一帶本來就是醫院區,人多車多,停車位也很難找,路邊紅線一堆,結果剛好在附近看到一個空的機車格,就趕緊停好,然後用走的走到教學大樓。

上課那天我大概七點四十多到,結果發現現場人數比預期少很多,報名說有七十幾個人,實際大概只有四十人左右。主辦單位規定後面五排不能坐,八點前到的都被請到前面去,所以可以一眼看出哪些人是遲到的。我算了一下,大概有二十個左右是晚到的。但我覺得這樣人性化,對你我都好。

因為那裡的大樓空間很大,走出電梯的時候才發現走錯棟,還好有一位護士主動過來問我要去哪裡,幫我指引正確的地點,真的非常感謝他。

因為會有筆試測驗,所以上課前的時間就上網找題庫,這些題目內容都很基本,只要能做對,就代表觀念上沒有太大問題。

課程內容與講師

然後老師就來了,他是彰基急診室的主任,我感覺是那種做事果斷、經驗豐富的人。他的課非常精彩,不但講重點、語氣有抑揚頓挫,也會穿插一些他印象深刻的故事。 我平常不太喜歡聽演講,常常會想睡覺,但這堂課我幾乎全程是清醒的,這對我來說算是難得。

上完理論課馬上就考筆試,老師非常佛心,題目都很簡單。繳卷後解答時,中間有同學想拍照,老師就說如果有人拍,之後的題目就會改難一點,大家就都乖乖收起手機。

術科實作-止血帶、哈姆立克法

接著是術科實作,第一個是止血帶的練習,模擬有人被炸斷手臂時要怎麼止血,老師說進口的戰術止血帶一條要一千多塊,但蝦皮上面很多都賣一百,但如果要真實救人,還是要買政府認證、進口的。我搭檔是一位看起來非常壯的男生,應該是海巡署的,被綁的時候真的很緊,血液完全不流動,手會麻,脈搏也測不到。老師會來檢查每個人的綁法與脈搏,確保有達到止血效果。

我看到一些女生因為力氣不夠,綁得不夠緊,以為OK了,請老師來檢查,老師就說「她有脈搏」,她說「有嗎?」,結果老師笑著說「有啊!她還有脈搏啊!」,於是那位女生又得重新來一次。看著被綁的那位女生,痛得皺眉但又要不失風度的說我好痛,我也能體會那厭世的感覺。

第二個是哈姆立克法,也就是被食物噎到時的急救方式。我們要穿上一種模擬背心,裡面有個氣囊,只要按壓正確的位置,就會從喉嚨口噴出「異物」,然後大哥支撐著我,那時我能體會為什麼女生會喜歡能帶給他們安全感的男生啦!(笑)

術科實作-CPR+AED

最後是整合練習,也就是 CPR 加上 AED。 這部分有三種情境: 一種是一個人單獨操作 CPR;第二種是兩個人合作,一人壓胸、一人吹氣; 第三種則是兩人輪流操作,並同時使用 AED。 最後一種最接近現實,因為要一邊壓、一邊聽 AED 的語音指示,還要隨時觀察狀況,必要時換人。我覺得這種模擬貼近真實,可以讓人更熟悉流程,真正遇到的時候也比較不會慌張。

證明小卡、午餐與心得總結

結束後,會發一個證明小卡,有效期限是兩年。午餐的便當很澎派,有兩個主菜,份量很足。整體來說,我覺得這堂課不管是內容、教學、節奏、安排都非常好。中間雖然沒有休息,但也因此提早一小時結束。

如果要打分數,滿分十分,我會給八到九分。這堂課不只是學會了 CPR 和 AED,更讓我體會到緊急狀況「救人」這件事,其實離我們每個人都不遠,需要時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。整體而言,這是一次非常良好的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