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對T大使的想法
如果你在網路上搜尋 「T大使心得」,會發現學長姐的心得文章少的可憐,能被搜尋到的不是灌水文就是沒有參考價值的資訊。但開幕時交流到的其他同學們,感覺都不是很在乎這些資訊,可能我比較敏感,想了解一些重點,提前規劃一些東西吧!
P.S每一屆T大使的內容與規劃肯定都不會一樣,以下為我對第六屆的重點整理,僅供參考。
P.S文章會以個人主觀的角度,無法中立客觀,如果發現不適合,請去欣賞其他文章。
T大使是由數發部主辦的,它很好的一個點是,會讓青年到實際的場域裡去實作。我覺得,比起一直上理論課程、看線上課程,實作能學到的更多。
去T大使前建議要注意的點
- 注意活動日期、參加條件與申請流程
- 了解遊戲規則
- 有任何問題直接問他們的官方LINE
- 提前準備好履歷
- 面試請像真的去面試工作那樣
簡單描述我的申請流程
瞭解資訊→研究官網→註冊/登陸→填寫個人資訊→研究培育項目→上傳履歷→面試→錄取通知信→後臺匹配成功→官方通知信
當你知道T大使的時候,可以上網找相關內容,看看有哪些培育項目,觀察一下他公司的資訊,在研究的過程中,你可能會遇到的交通、住宿,甚至一些個人的問題,那時就可以加入他們的官方 LINE,做進一步提問。
今年是第六屆,這屆比較特別,因為今年只有這一梯,像第五屆就會有兩個梯次,我猜可能是因為預算的關係,導致沒辦法辦這麼多梯次。而且受訓的時間也大幅縮短,之前是5個月,現在只剩下 13 週,也就是大約3個月左右。
主要的兩個方案 —「主題學院」、「企業專班」
所有的培育項目我會分成2個,一個是「主題學院」,一個是「企業專班」。
主題學院 : 沒有相關領域經驗,課程內容較基礎,適合想要嘗試新領域的人。
企業專班 : 已經有一些相關經驗,舉例你想成為軟體工程師,先學過一些程式語言或有相關開發經驗,才能在實作跟上進度與提升能力。
T大使中的角色 — T大使辦公室、導師、實習公司
我會分成三個角色,他們在整個計畫負責不同的工作。
T大使辦公室(全國中小企業總會) : 計畫的大腦,負責的有遊戲規則、經費管理(保險、交通費、證照費、獎勵金)、系統操作、國際證照、交流活動、數轉任務。
班導(台北電腦公會) : 計畫的協助者,實作、出缺席、報告、驗收。
實習公司(各培育企業) : 計畫的實習場域,學習理論與實作,應用在實際的工作上。
培訓規劃
接下來是培訓規劃的部分,有1周的基礎培力營、12周的實作,不管你是「主題學院」,還是「企業專班」,都必須先參加第一週的基礎培力營,而培力營分為實體課程和線上課程。
以第六屆為例 :
9月1日(實體) : 在台北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舉行實體課程,上午有開幕儀式、官員致詞與合影與計畫規則的說明,下午則是思考的訓練課程。
9月2日至9月5日 : 由不同領域的業師授課,主題涵蓋 AI、資訊、資安、行銷等,課程內容偏向基礎與通識,讓學員快速建立共同知識背景。
青年T大使
- 非正式員工,沒有勞健保,但有旅平險與公共意外責任險
- 要完成一系列任務
- 上課、實作時要簽到與簽退
- 期末要驗收,要參加12/5的數位之星競賽
怎麼拿獎勵金 — 完成任務
- 完成繳交業師指定之作業及任務,且評核分數達 70 分
- 事假時數未超過總培育時數之 1/10
- 參與至少 5 場青年交流活動
- 出席並通過期末驗收會議,並須繳交期末驗收報告及「數位之星參加者暨業師同意書」
- 至少取得 T 大使計畫指定之國際證照 1 張
- 至少完成 數轉任務 1 項方案
- 完成 數位之星報名程序(出席期末驗收會議視同完成報名程序)
- 完成 數位青年完訓問卷調查
國際證照
- 指定證照Google、Meta、AWS、Microsoft、iPAS 五大類,學員至少要完成其中一張
- 補助金額上限 6,000 元,需要在培訓期間內考取並完成系統申請
- 發票與申請文件流程非常嚴謹,Google、Meta要有境外收據
P.S 如果不是在官方名單上列出的國際證照,建議先問T大使辦公室是否承認
數轉任務
任務有線上與實體,有三個類型,分別是:分享大使、數轉小老師、數轉專案。
包含產生社群內容、Podcast訪談、校園教學、在地生態紀錄、推廣擺攤與教材開發等。
- T記者(線上/分享大使)
- T播客 – 數位新聲浪(線上/分享大使)
- 小人1號(實體/數轉小老師)-宜蘭南澳
- 詔安書坊(實體/數轉小老師)-雲林崙背
- 觸覺數位教材開發(線上/數轉專案)
- 石滬生態蒐集(實體/數轉專案)-桃園新屋
- 數位逗鎮趣(實體/數轉專案)-宜蘭新月廣場